你還記得2013年iOS 7帶來的視覺震撼嗎?當時,Apple一刀切斷擬物化的束縛,用扁平化設計將數位世界從「模仿現實」解放為「重新定義現實」。
然而,十二年後的今天,Apple在WWDC 2025的舞臺上釋出了全新系統設計語言「Liquid Glass(液態玻璃)」,不僅表示著UI設計從扁平化時代邁向動態質感的新紀元,更預示著網頁設計與跨裝置互動的正規化轉變。
這場以「液態玻璃」為名的設計革命,究竟如何重構數位介面的美學邏輯?
從擬物到液態——Apple設計哲學的三次躍遷
● 擬物化時代:數位世界的「安全毯」
Apple早期設計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理解人類的認知惰性。皮革紋理的日曆、金屬光澤的按鈕——這些擬物化(Skeuomorphism)設計如同一張安全毯,讓從實體世界過渡而來的使用者感到安心。它降低了學習門檻,卻也限制了數位產品自我表達的空間。
● 扁平化革命:極簡主義的勝利
隨著使用者對數位介面越來越熟悉,Apple大膽擁抱了扁平化設計。這是一場「減法革命」:移除多餘的裝飾,讓內容成為主角。對網頁設計而言,這意味著更快的載入速度、更一致的跨平臺體驗,以及更聚焦於資訊層級的視覺邏輯。
● Liquid Glass:在簡約與質感間找到平衡點
正如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所言「少即是多」,但真正的智慧在於知道「多少才足夠」。Liquid Glass正是在這種哲學下誕生——它保留了扁平化的簡潔骨架,卻注入了擬物化的情感溫度,創造出一種「有溫度的極簡主義」。
Liquid Glass的五大核心特性是如何改變UI設計規則?
A. 光影與折射:營造逼真玻璃質感
「Liquid Glass」賦予系統介面半透明的玻璃質感,並帶有鏡面效果,能夠像真實玻璃一樣反射和折射周圍的光線與內容。這種效果讓數位介面彷彿擁有了實體物件的質感,為使用者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B. 動態適應性:智慧最佳化視覺體驗
它能夠智慧偵測周圍內容的色彩和環境光線,自動在淺色與深色模式間切換調整,確保介面元素在任何情境下都清晰易讀,同時維持視覺和諧。這一特性使得使用者在不同環境下都能獲得舒適的視覺體驗。
C. 整合貫穿式動態元素:打造一致性體驗
從最基本的按鈕、開關、滑桿與媒體控制項,到分頁欄、側邊欄,甚至延伸至系統層級的鎖定畫面、主畫面、通知與控制中心,「Liquid Glass」都帶來了一致性與現代感兼具的設計體驗。這種一致性設計降低了使用者在不同裝置間切換時的學習成本,提高了操作效率。
D. 圓潤化設計:實現軟硬體視覺統一
融合更貼合iPhone、iPad等裝置的圓角螢幕,確保所有軟硬體在視覺上更加統一。圓潤的邊角設計不僅讓裝置看起來更加柔和親切,還讓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感受到流暢與自然,進一步提升了使用者體驗。
你喜歡這種新的UI設計風格?剖析「Liquid Glass」的優缺點
從擬物化設計到扁平化設計,再到這次的Liquid Glass設計,Apple每一次的變革都引來無數的爭議,最後Inspirr Creation將針對這些爭議整理關於Liquid Glass的優缺點:
四大優勢:為什麼它可能是下個世代的標準
— 逼真感強:這種半透明玻璃質感讓數位介面擁有如實體物件般的質感,不僅給使用者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還有助於提升使用者對介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 更具靈動感:細膩的微互動設計讓整個操作變得更加順暢和愉悅,讓使用者如同與一個有生命的物體進行交流,激發他們與裝置互動的意願。
— 提升沉浸感:半透明層次讓背景內容若隱若現,從而減少介面的「遮擋感」,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專注於內容本身。
— 一致性體驗:橫跨 iPhone、iPad、Mac 等裝置,讓使用者在不同裝置之間切換時,無需重新適應介面風格,能夠更加順暢地進行操作。這種一致性體驗不僅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還增強使用者對Apple生態系統的依賴性。
三大挑戰:設計師必須面對的現實
— 塑膠感重:若渲染效果不佳,可能讓介面顯得廉價,如同早期 Android 的「Holoyolo」設計。這要求開發團隊在技術研發和最佳化上投入更多精力,確保「Liquid Glass」在各種裝置上都能呈現出高品質的視覺效果。
— 視覺幹擾:動態反射在強光下可能影響內容辨識度,特別在戶外等強光環境下,介面的動態反射可能會讓使用者難以看清內容,影響使用體驗。這需要尋找一種平衡,在保證介面美觀的同時,確保內容的可讀性。
— 硬體需求高:舊款裝置可能無法流暢執行實時光影計,這可能會導致部分使用者無法享受到「Liquid Glass」帶來的全新體驗,從而影響產品的普及度。因此,開發團隊需要考慮如何最佳化演算法,降低硬體要求,讓更多使用者能夠受益。
未來圖景:Liquid Glass的設計輻射效應
網頁設計:從靜態到動態的正規化轉變
Liquid Glass的動態材質與光影效果,為網頁設計提供了全新靈感。未來,網站可能透過WebGL技術模擬液態玻璃的互動特性:例如,導航欄隨滑鼠移動產生波紋擴散效果,背景層根據時間變化調整透光率。這種設計不僅提升了視覺吸引力,更透過動態反饋增強了使用者參與感。
AR/VR:空間介面的「物質化」革命
在Vision Pro等AR裝置中,Liquid Glass的動態材質可無縫融入現實環境。例如,虛擬控制面板可模擬真實玻璃的折射效果,與物理桌面形成空間疊加;使用者透過手勢操作時,介面元素會產生與真實物體相同的碰撞反饋。這種設計將徹底模糊數字與物理世界的邊界。
汽車UI:駕駛場景的「安全美學」
車載螢幕透過Liquid Glass設計,可在強光下自動降低透明度並增強對比度,確保駕駛資訊清晰可讀。同時,動態光影可模擬儀表盤的物理深度,減少駕駛員的視覺疲勞。例如,轉速錶指標的陰影會隨光線角度變化,形成更直觀的讀數體驗。
智慧家居:互動面板的「情感化」升級
家庭控制中心採用液態玻璃材質後,可透過觸控反饋傳遞溫度資訊。例如,調節燈光亮度時,面板會因手勢壓力產生不同的透光變化;控制空調時,面板表面會模擬冷凝水的動態效果。這種設計將智慧家居從功能工具升級為具有情感屬性的生活夥伴。
Liquid Glass的誕生,不僅是UI設計的技術突破,更是一場關於「人與數字世界關係」的哲學思考。當介面能夠像真實物體一樣反射環境、適應光線、傳遞觸感時,科技便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成為連線物理與數字的「第三空間」。
而在這場液態革命中,網頁設計師與UI開發者或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透過動態材質、環境感知與跨裝置整合,創造更具人文溫度的互動體驗?
答案或許就藏在下一塊「液態玻璃」的折射光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