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連結用戶與資訊、服務的關鍵橋樑,優秀的網頁設計往往如同春風般輕柔地引導用戶,並給他們帶來愉悅的體驗;反之,糟糕的設計,則像隱藏在道路上的絆腳石,讓用戶舉步維艱。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剖析那些令人抓狂的網頁設計方法,勇敢地向它們Say「No」!
▌ 令用戶容易受困的子級頁面
很多網頁設計者在為特殊資訊內容設計單獨頁面或子級頁面時,往往忽略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沒有給用戶提供「返回」的途徑。
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用戶訪問你的網頁是希望輕鬆獲取資訊,而不是進行一場複雜的「逃脫遊戲」。當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返回路徑時,內心的煩躁和不滿會不斷累積。長此以往,用戶會對這個網頁產生牴觸情緒,甚至選擇永遠不再訪問。
設計者應該在每個子級頁面上設定明顯且易於操作的返回按鈕或連結。這些按鈕的位置要合理,大小要適中,顏色要與頁面整體風格相協調,讓用戶一眼就能看到並輕鬆點選。同時,還可以提供一些引導性的提示,比如「返回上一頁」或「返回首頁」,幫助用戶更快地找到方向。
▌ 檢索結果不符合用戶預期
搜索功能,本應是用戶快速獲取所需資訊的得力助手。然而,在許多網頁中,它卻成了用戶的「噩夢」。
對於大多數介面,用戶其實並不希望使用搜索功能,而是更傾向於透過瀏覽選單和分類來尋找資訊。只有當他們目標不明確,或者目標非常明確時,才會考慮使用搜索功能來獲取想要的內容,因此對於這些用戶而言,精準的檢索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解決這個問題,網頁設計者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搜索演算法的準確性,確保搜索結果與用戶輸入的關鍵詞高度相關。可以透過分析用戶的搜索歷史和行為,最佳化搜索演算法,提供更精準的結果。其次,要對用戶的錯誤輸入給予寬容。可以採用自動糾錯功能,當用戶輸入錯誤時,系統能夠自動提示正確的關鍵詞,幫助用戶快速找到所需資訊。此外,還可以提供搜索建議,根據用戶輸入的部分關鍵詞,給出相關的搜索提示,引導用戶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 頁面元素過於繁雜
一般情況下,網站存在過多的視覺元素,像是廣告橫幅、彈出視窗、閃爍圖示等,不僅沒有給用戶帶來美的享受,反而像一群吵鬧的孩子,讓用戶感到煩躁和不安。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頁面上充斥著大量無關的資訊時,用戶的注意力會被分散,難以集中精力去獲取真正有價值的內容。而且,過多的視覺元素還會影響頁面的載入速度,讓用戶等待的時間變長,進一步降低用戶體驗。
設計者應該遵循簡潔明瞭的原則,對頁面元素進行精心篩選和佈局。只保留那些對用戶有用的資訊,去除不必要的裝飾和廣告。可以採用留白的手法,給頁面留出一些空白區域,讓用戶的視線有休息的地方。同時,要注意顏色的搭配和字型的選擇,確保頁面整體風格統一、協調,給用戶帶來舒適的視覺感受。
▌ 「導航迷途」:缺乏清晰的導航結構
導航結構,就像是網頁的地圖,它指引著用戶在網頁中穿梭。然而,有些網頁的導航結構卻混亂不堪,讓用戶彷彿置身於一個沒有路標的森林中,迷失了方向。
一個清晰的導航結構應該具有明確的分類和層級關係。用戶能夠透過導航欄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而不需要在各個頁面之間來回跳轉。但是,有些網頁的導航欄設計得過於複雜,分類不清晰,層級過多,讓用戶感到困惑。還有些網頁的導航欄位置不固定,用戶在不同的頁面上需要花費時間去尋找導航欄,這無疑會增加用戶的操作成本。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設計者應該對網頁的內容進行系統的分類和整理,建立清晰的層級結構。導航欄的設計要簡潔明瞭,分類名稱要準確易懂。可以將導航欄固定在頁面的頂部或側邊,讓用戶隨時都能看到。此外,還可以提供麵包屑導航,顯示用戶當前所在的位置,幫助用戶更好地瞭解自己在網頁中的位置和路徑。
▌ 「響應遲緩」:頁面載入速度過慢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時間就是金錢。用戶訪問網頁,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所需資訊。然而,有些網頁的載入速度卻慢得像蝸牛爬行,讓用戶等得心急如焚。
頁面載入速度過慢,不僅會影響用戶體驗,還會對網頁的流量和轉化率產生負面影響。當用戶等待時間過長時,他們很可能會選擇關閉頁面,轉而訪問其他網頁。而且,搜索引擎也會將頁面載入速度作為排名的一個重要因素,載入速度慢的網頁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可能會下降。
要提高頁面載入速度,設計者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最佳化。首先,要最佳化圖片和影片的大小和格式,減少它們的載入時間。可以採用壓縮工具對圖片進行壓縮,選擇合適的影片格式。其次,要減少HTTP請求的次數,合併CSS和JavaScript檔案。此外,還可以使用內容分發網路(CDN),將網頁內容分發到全球各地的伺服器上,讓用戶能夠從最近的伺服器獲取內容,提高載入速度。
總之,網頁設計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設計者應該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用戶的需求和體驗,避免那些糟糕的設計方式,確保用戶在瀏覽網頁的過程中感受到愉悅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