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用戶在使用某APP時,首先會注意到的就是產品的視覺表現,特別是產品的配色方案。
換句話說,APP的配色方案將會直接影響着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情感。如果品牌對色彩的運用不加以克制,介面就會顯得花俏而缺少層次;相反,如果APP在配色上過於拘謹,則容易導致介面保守,難以激發用戶的情緒。
下面,Inspirr將會以泰國知名物流綜合服務商Bee express為APP設計案例:如何為品牌APP制定一套合適的配色方案,來說說如何為品牌APP制定一套合適的配色系統。
【Bee express品牌介紹】
Bee express是泰國知名物流綜合服務商,主營業務包含快遞、快運、倉配,以及速遞櫃服務等,致力為企業及個人提供高端的物流配送一體化解決方案。
APP設計案例參考:如何為品牌APP制定一套合適的配色方案
為品牌APP制定配色方案之前,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每個顏色所具有的性格特徵和表達方式,以及明白每種顏色的正方面特徵,避免產品主色調的負面特徵會給品牌/產品帶來負面影響。
另外,在為品牌APP配色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 高飽和度色彩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及產生幻覺。
☒ 低飽和度色彩則會讓介面顯得灰濛濛、非常壓抑的感覺。
☒ 沒有規律且過多的配色,會讓介面看起來非常凌亂且毫無層次,建議使用6:3:1的色彩配比。
☒ 太輕柔的色彩會分散用戶的注意力,同時給人一種沒有重點且輕飄飄的感覺。
☒ 不要將對抗色重疊容易造成視覺閃爍。
第一步:為APP定位品牌色
雖然設計是相通的,但不同設計領域的配色規則,依然存在巨大的區別。就拿更換品牌色來說,更多是根據公司商業策略進行調整,然後通過品牌視覺上的變更將訊息傳遞給消費者。
Bee express前期的主色調及視覺形象以橙黃色為主。為了不影響原有色調前期的視覺傳播,本次品牌色彩升級是在原有基礎上調整SHB數值(即色相、飽和度、明度),讓色彩更具視覺衝擊力,保證後期產品的易用性和延展性。

APP設計案例參考
▲ 調整後的主題色使介面更加明亮清晰,為信息傳遞、引導操作,以及品牌價值都帶來更大的提升。
第二步:同色系為輔助色
產品以同色系為輔助色,既可加深品牌色的感知,讓介面看起來更有層次感,同時在介面色彩上保持一致性,給人一種協調統一的感覺。

APP設計案例參考
▲ 同色系是指與品牌色H(色相)一致,通過改變S(飽和度)與B(明度)變化所產生的色組。
使用同色系完成項目雖然能保證介面色彩的一致性,但是對於中大型項目而言會略微過於單調且缺少層次感。對此,我們需要考慮其他色彩作為輔助色,設定不同任務屬性和傳達不同情感;同時,搭配中性色(黑、白、灰),賦予介面更多變化和層次。
第三步:提取其他顏色作為輔助色

APP設計案例參考
根據品牌色H(色相)為基礎,在色相環(如上圖)中不斷遞增、遞減15°,最終得出24個顏色。(如下圖)

APP設計案例參考
問題來了,如何從這24個顏色中選取合適的輔助色?
這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❶ 與品牌色有明顯區分
❷ 色彩搭配不能過於突兀

APP設計案例參考
基於以上條件,Bee expres選取了上述三種顏色作為介面的輔助色,既能保證頁面元素不會相互衝突,更加協調有質感,又能與品牌色有明顯的區分,用在需要特彆強調某個元素時會非常有效。
最後一步,視覺統一感官校準
每種顏色都有自己的「感官明度」,即發光度,因此當我們將所有色彩都放在同一介面時,會發現由於顏色本身自帶的感官明度屬性有所區別,導致視覺上會有明顯的明暗差別,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發光度的調整,來進行最終的色彩校正。

APP設計案例參考
▲ 依次在輔助色上疊加一層純黑圖層,將該純黑圖層顏色調整Hue(色相),就可以通過無彩色系下的明度色值,並進行對比使色彩視覺感官保持一致,發現:青色和藍色屬冷色調,需加深發光度。
根據上面同色系的明度、純度對比規則,對所有定義的輔助色進行明度和純度的輸出,最終獲得輔助色色板。

APP設計案例參考
▲ 保持色相一直,通過調整飽和度和明度,並分別往淺色/深色方向按均勻數據增加,各產生5個坐標值。

APP設計案例參考
▲ 因為最左側的3種同色係,其明度過低,顏色非常接近黑色,色相在肉眼也幾乎趨於一致,因此建議刪除,並最終獲得基於品牌色推導出的全色系色階色板。
看看最終成果:

APP設計案例參考
【最後】
要制定APP設計的配色方案,往往需要從根據行業類型和視覺訴求的需要,選擇一種合適的主調色彩,作為畫面的整體色彩傾向,然後基於主色調衍生1~3種輔助色。當然,除此之外,在規劃一套標準的色彩系統時,還需要考慮中性色規範、顏色使用規範等,最終才能按照色彩組合的原則真正完成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