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hatGPT的功能愈來愈完善,很多商家都開始依賴這類生成式AI工具來實現快速生成SEO內容的目的。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不難發現,雖然ChatGPT的確可以在短時間能產出看似專業且完整的內容,但是當這些AI內容被釋出到網站後,似乎對網站SEO毫無成效。
那麼,為什麼AI內容難以獲得搜尋引擎的青睞呢?
很多人使用ChatGPT的方式都是:開啟ChatGPT→輸入指令,如:寫一篇關於居家健身的SEO文章→點選Enter,隨後ChatGPT就會生成一篇結構完整、邏輯通順的文字。
如果你有仔細觀察ChatGPT生成的內容,就會發現它雖然寫了一大堆密密麻麻的內容,但是每段內容好像都是在講同一件事情,並且很多都像廢話般對使用者毫無意義。
更重要是,ChatGPT經常都會在文章的開頭這樣說:在這個日益競爭的數位時代,選擇適合的產品,對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感覺整篇文章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讓人無法繼續往下看。
簡而言之,AI內容最大的問題就是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差異化價值。
搜尋引擎演演算法的核心在於「使用者價值判斷」,像Google等平臺會透過分析使用者停留時間、跳出率、社交分享等指標,來評估頁面的SEO排名。如果頁面內容無法滿足使用者的搜尋需求,不僅無法獲取搜尋引擎的青睞,連使用者都不會多看兩眼。
問題來了,我們還可以使用ChatGPT來生成SEO文章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要讓ChatGPT真正服務於SEO,就需要構建「人類主導+AI執行」的協作模式,具體可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階段一:使用者畫像重構,實現超越基礎關鍵詞的精準定位
傳統SEO側重於「關鍵詞密度」,而現代演演算法更注重「搜尋意圖解析」。在使用ChatGPT之前,我們需要透過一系列步驟,繪製出精準的使用者畫像。
痛點挖掘:分析搜尋結果頁的「People Also Ask」板塊,這有助於我們識別出那些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例如,「在家裡健身時如何減少對鄰居的影響?」
場景還原:構建典型使用者的使用場景,使文章更貼近使用者的生活實際。例如,「帶娃媽媽如何利用碎片時間來健身?」
競品拆解:統計Google搜尋結果首頁文章的內容型別分佈,如清單、指南、對比評測等,以便我們瞭解市場動態,找準自身定位。
階段二:內容建構設計,打造符合E.E.A.T標準的權威訊號
Google最為看重的是為搜尋者提供具有高經驗度、專業度、權威度和可信度的內容,也就是廣為人知的E.E.A.T標準。那麼,我們如何確保ChatGPT生成的內容符合這些標準呢?這就需要:
資料支撐:指令ChatGPT整合權威來源資料,例如「引用WHO關於每日運動量的最新建議」,這樣能讓內容更具科學性和可信度。
案例植入:要求AI生成虛構但合理的使用者故事,比如「以32歲程式設計師張明的轉型經歷為例」,這能讓使用者產生共鳴,增強內容的吸引力。
專家視角:透過角色設定啟用AI的專業模式,例如「作為擁有10年經驗的健身教練,請分析…」,這能讓內容更具權威性。
除此之外,若想讓AI內容更符合Google的E.E.A.T標準,最好涵蓋以下內容,如行業資料引入、專家觀點佐證、使用者見證強化等。
階段三:互動體驗最佳化,突破文字層面的SEO維度
現代SEO已不再侷限於文字層面,而是拓展至使用者體驗最佳化(UXO)。因此,在使用ChatGPT生成內容時,最好適當結合以下內容:
結構化資料:要求AI輸出表格形式的訓練計劃對比,這如同為使用者提供了一份清晰的導航圖,方便使用者快速獲取所需資訊。
多媒體指令碼:讓AI描述配套影片的分鏡指令碼,例如「第15秒展示彈力帶使用技巧」,這能為使用者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行動觸發點:在關鍵段落插入引導性提問,比如「你目前最大的訓練障礙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分享」,這能增強使用者的粘性和參與度。
請記住,人類的智慧是AI無法替代的「靈魂畫筆」!
儘管ChatGPT能夠處理80%的基礎工作,但AI並不能取代人類。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如同為AI內容注入靈魂的「畫筆」,能讓內容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觀點注入:建立品牌認知壁壘,彰顯獨特個性
AI生成內容最大的缺點就是「正確但平庸」,要打破這種困境就需要我們注入獨特的觀念,來建立品牌的認知堡壘。
在安全範圍內提出爭議性觀點:如透過「增肌期完全不必拒絕碳水化合物」的假設性問題來引發使用者的思考和討論,並結合品牌和產品的賣點來說服消費者購買這項商品的原因或好處。
結合本土化語境:比如「打工人健身法:利用通勤時間進行等長訓練」這類貼近使用者生活的內容,藉此增強使用者的認同感。
提前佈局潛在熱點:例如「AI健身教練的倫理邊界探討」,這能讓品牌走在時代前沿,引領行業潮流。
情感校準:構建內容溫度計,觸動使用者心靈
搜尋引擎正在強化情感分析演演算法,這意味著情感因素在SEO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因此我們需要在AI內容中適當進行情感校準,讓內容更具溫度。
調整語氣讓內容更親切自然:將「使用者應當…」改為「你可以嘗試…」,就如同與使用者面對面交流,拉近了與使用者的距離。
植入幽默感為內容增添樂趣:在技術說明中加入網路梗,例如「這個動作能讓你的腹肌笑出來」,這能讓使用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取資訊。
透過懸念設計激發使用者的好奇心:在章節結尾設定懸念,比如「下節揭秘:為什麼90%的人深蹲都做錯了?」,這能吸引使用者繼續閱讀,提高使用者的留存率。
動態最佳化:建立內容進化機制,適應時代變化
SEO是一個持續最佳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定期進行資料覆盤,分析使用者行為熱力圖,定位高跳出率段落,找出內容的不足之處;跟蹤競品監控,瞭解首頁排名變化,識別新出現的內容型別,及時調整內容策略;關注演演算法更新,例如Google核心更新後,根據新演演算法要求調整內容,確保內容始終符合搜尋引擎的規則。
ChatGPT的崛起並非SEO的終結,而是進化的契機。真正聰明的營銷者正在構建「人類創意中樞+AI執行網路」的新模式:利用AI處理重複性勞動,將人類精力聚焦於戰略設計、情感連線和價值創新。
所以,下次使用ChatGPT時,請記住這個黃金公式:
精準使用者洞察 × 結構化知識輸出 × 情感化表達 = SEO友好型內容
當人類智慧為AI設定正確軌道,技術才能真正成為流量增長的放大器,而非替代品。在這個演演算法與人性交織的新時代,唯有保持「人機協同」的清醒認知,才能在SEO的戰場中持續領跑。